
“‘智慧型海绵城市模型’能够展示如何通过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措施,减少城市污水、洪涝等灾害发生,提升城市综合水资源利用能力。”在今年4月15日举办的武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直通车”系列活动上,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师生共同完成的“智慧型海绵城市模型”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在横切面上展示各种土质层及吸水、滤水、蓄水、排水、渗水、净水、用水等横切面,方便大家了解海绵城市的原理即为‘渗、滞、蓄、净、用、排’六个字。”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学生昌竞泽如是说。
近年来,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先后投入近 300 万元筹建科技楼,新建了理化生科普模型室、创客活动室、北斗课题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22 间科技活动室,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夯实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基石;还以“小小科技馆”为依托,打造精品科技节,开辟科普画廊专栏,建设科普校园 e 站等措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
“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掌握未来智造力,我们编撰了《人工智能教育校本教材》推进七至九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在全校常态化开设,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喜爱。”作为五星级科普教育学校,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教育为学生打开了面向未来的窗口,引导学生体验创造之美,享受科技之旅,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创新的种子。”
记者:陈映琦
责编: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