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科技点亮生活 江岸区科普智慧行探访智能化农业食品企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10月31日,江岸区科协组织永清街道、球场街道50名科普工作者前往东西湖科普基地参观学习。
 
 
   作为东西湖区生态文旅新地标,武汉农业集团空港湿地花田一派生机勃勃。园区占地面积 1517 亩,依托府河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的地理优势,打造了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水生植物产业园、农文旅体验园。三产融合的生产模式、具有湿地生物多样性特点的生态环境,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时值秋季,走进园区蔬菜工厂却是绿意盎然。生菜、小白菜、菜苔、油麦菜…整齐的排列在移动苗床上,无刺黄瓜、水果番茄、丝瓜等生长在固定苗床,这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标准化、自动化管理,蔬菜生长周期短、多茬高产,生产量是普通大棚的4-5倍。
 
 
   “整个大棚里怎么没有人,菜苗是怎么移动到苗床的?”正在参观的科普员疑惑不解,“我们采取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工成本是普通大棚的1/8,这一片大棚面积是2500平方米,日常只用2-3人维护。”基地科普员张畅解释道,“事实上,从播种开始,我们已经实现了数智化。通过自动化运行、标准化作业、数字化管理,精准控制农作物生长所需环境,一粒种子从播种、育苗、生长、果实采摘都可以由数控区进行操作。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时采集各类生产信息,建立数据库,全链条控制和收集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提炼农作物最佳生长模型,从而实现整个温室系统的智慧化运转。”科普员们纷纷感叹,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可见一斑。
 
 
   下午,活动来到玫隆皇冠蛋糕工厂。这里是武汉街道随处可见的皇冠幸福里蛋糕店的总部,走进企业科普馆,香味扑鼻而来,看完企业发展史后,科普工作者一行来到生产车间参观走廊。隔着玻璃,看到醒发室里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和两条半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臂自动抓取鸡蛋、面粉,一小时能完成750kg原料生产,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按顺利搅拌均匀后烘培,生产的蛋糕胚体可供武汉170多家门店的营业需求。科技发展让生产更高效,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也为食品安全护航。
 
 
   参观结束后,科普工作者两两一组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制作杯子蛋糕,亲身体验制作流程,学习烘焙知识。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践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立足公众所需,提升科学素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构建社会化科普大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记者:张杏
视频:詹媛媛
通讯员:张毅

责编:一冰

上一篇:江岸区科普智慧行走进汉阳区科普教育基地

下一篇:凝心聚智促发展 擘画五年美好蓝图——武汉市科协“十大”院士专访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