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大河流域独特的生态系统

6月1日,由硚口区科协主办,武汉科技报、武汉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科普智慧行“六一”特别活动走进长江文明馆、贝林大河生命馆,带小朋友了解大河文明的生物多样性,感悟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来自营前社区的20多组家庭参加本次活动。
位于武汉园博园内的长江文明馆,是全国首座展示长江流域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博物馆,也是一处以人为本、立足长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文化经济交流平台,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情教育基地”。

走进长江文明馆,地面上的圆形地貌图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小朋友们纷纷提问“长江在哪里?”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小朋友找到了长江的所在位置。一行人参观了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中华鲟、反映巴蜀文化的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玉壁、玉璋,还有反映荆楚文化的盘龙城大玉戈和曾国第一剑,华夏第一马,以及反映吴越文化的河姆渡干栏式建筑与良渚玉琮等标本与文物精品,为激发小朋友们认识长江、热爱长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逐渐意识到,长江为人们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但也引发了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馆内一幅幅抗洪救灾的图片、一段段抢险救援的视频,让家长和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让他们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随后,大家继续参观贝林大河生命馆。映入眼帘的便是有着两层楼高的马门溪龙骨架和一根长约37米的“硅化木”,讲解员介绍,马门溪龙是中国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而正对面这根木头虽“其貌不扬”,却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引得小朋友们直呼“好壮观”。
讲解员以贝林与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及序厅为前奏,以大河沧桑为铺垫,以大河珍灵为核心,向大家依次展示世界大河流域最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代表性动植物。家长们表示场馆内的展品太丰富了,值得再次去仔细观摩一番,只要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开心就值得。

对于这次科普智慧行,来自营前社区的汪莉莉女士表示,“此次活动小朋友很开心,不论书本上讲得多仔细,也不如实地去看一看,博物馆内这些1:1复刻的动植物标本,从此在小朋友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非常有教育意义。”
记者:詹媛媛 沈美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