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2023年江岸区第二届“科普云课堂”第二讲正式开讲,特邀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副秘书长方浩担任主讲人,以《AIGC视角下的信息时代科技传播》为主题,方浩为江岸区“科创湖北”试点区建设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专题培训班学员们科普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基础模型、发展局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本次“科普云课堂”由武汉科技报全程提供网络支持,据统计,此次活动总计观看人数超50万人次。

“AIGC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创造数字内容,如图像、音乐和自然语言等。”通过简短的一句话,方浩将晦涩的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解释。结合每个阶段的典型事件和发展特点,带领大家一窥AIGC从早期萌芽阶段至今的发展历程。他告诉学员们,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生成式对抗网络是AIGC的三大技术原理,并介绍了AIGC的五大基础模型。

“现阶段,AIGC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当下AIGC发展过程中的实例,方浩介绍道:“AIGC存在数据质量和数量、创造力和逻辑、伦理和责任的发展局限。”因此,AIGC在科技和创意领域虽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在数据质量、创造力和伦理等方面持续发展和改进,以确保生成的内容具有高质量、有用性和可信度。谈及AIGC的应用,方浩表示,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AIGC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并结合案例介绍了AIGC作为语音文本、通用文本、图像、视频、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讲述AIGC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时,方浩将其概括为内容生成自动化、社交媒体和互动体验、多语言翻译三个方面,并分别讲解了对应的应用场景及其优势。
“AIGC的应用前景广阔,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宣传、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推动AIGC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应用。”讲座的最后,方浩向大家强调多方合力,才能推动AIGC得到更好地发展。

本次活动由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岸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主办,武汉文理创新教育研究院承办,武汉江岸经济开发区创立方产业园科协协办。江岸区科技型企业、园区、科研院所代表等参加活动。
现场声音
专家有“话”说——方浩:人工智能让科普更有“料”

“作为从事科普的工作者来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应用人工智能的意识。”谈到人工智能与科普的关系,方浩这样说道。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科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科普手段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科普的工作效率,增加了科普的内容;其次从表现形式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丰富了科普内容的呈现形式,让科普变得更加有趣。他提到,当前武汉市的科普工作已经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他相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之下,未来的科普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会变得更加有“料”。
科技工作者心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三学生
孙之远:紧跟科技前沿 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
孙之远:紧跟科技前沿 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

“方教授今天为我们详细讲解了AIGC的概念、重要性及原理等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未来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作为科技工作者,更要紧跟时代科技前沿,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工作中更好地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记者:徐璐
摄影:高越
责编: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