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热带雨林”孕育创新种子 截至9月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千亿元

武汉科创研发“活”力全开
 
   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联合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武汉创新驱动发展效果显著,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良好扩容势头。
 
   数据表明,今年1月至9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6401家,占全省比重超50%;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465家,同比增长32.09%;技术合同成交额1730.04亿元,同比增长68.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稳中有进。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活跃,创新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技辐射引领水平不断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今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6401家,年均增长近30%。数字的背后是城市抢抓创新主体梯度培育的真实写照。武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市科技局不断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大力推进众创孵化载体建设,深入实施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规划,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全市今年新增的百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深入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和企业开展对接服务,全市设立57个科技金融工作站,初步搭建起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工作站累计组织投融资对接及政策咨询活动逾千场,服务企业近5000家次,帮助在孵企业获得科技贷款456笔,贷款规模20.95亿元,股权投资128笔,投资规模35.07亿元。
 
   在各类政策的支持下,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涌现。截至9月30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465家,同比增长32.09%。入库企业主要聚集在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
 
   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1730.04亿元,同比增长68.50%。就在近期,首届东湖科学会议上,智能建造与智慧感知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筹建)启动。这表明,武汉将再“上新”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责编:一冰

上一篇:东湖科学城再添一国之重器

下一篇:发挥桥梁作用助解难题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