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十余年潜心攻关 从跟跑到超越

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制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工程技术团队成功实现20MW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成为全球唯一能对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全系列机型整体充退磁的技术团队,使我国风电绿色制造实现里程碑式高质量发展。
 
   针对过去“先充磁后组装”的制造技术,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磁”方法,并在湘潭电机有限公司和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成功应用。该方法在提升永磁电机电气和机械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实现快速充磁的同时,整体充退磁技术还具备低能耗快速退磁能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3.89亿千瓦,而在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早期投运的风电机组也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因此该技术在退役永磁风电机组的绿色再制造方面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强磁场,是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能够为基础科学研究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更多机遇。华中科技大学内,有着一块能够吸引全世界科研精英的“磁铁”——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被称为“国之重器”。然而,这一从事强磁场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国家级科学平台,从无到有、从跟跑到超越,只用了短短十余年。
 
   近10年来,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团队在主任李亮的带领下将设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吸引国内外科学家前来开展科学研究,已支撑北大、清华、哈佛、剑桥等123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实验1728项,打造了强磁场国际学术高地,实现我国强磁场实验条件从“受制于人”到“授之予人”的跨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崛起之路得益于湖北省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未来,华中科技大学将进一步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助力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张宇驰
通讯员:高翔

责编:一冰

上一篇:2023年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汉举行

下一篇: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