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全国高校首个 武大师生造“启明星”发射成功

将教学实验室开到天上
 
 
   2月27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其中,就有武汉大学自研的“启明星”号“学生卫星”,为全国高校首创。
 
   “启明星”是一颗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重量只有19.2千克,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观测全球的夜光遥感活动,可以将大到全球范围、小到具体城市的光污染都进行非常精准地测量。
 
   据悉,“启明星”项目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团队耗时三年研制成功,而团队主力军是50名左右从本科到博士的在校学生。“要让学生们站上前台,放手去做,人才培养离不开真刀实枪。”武大“启明星”卫星研发负责人金光教授说,这样引领世界先进技术的创新项目,让学生来全程参与,是个大胆的想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把卫星研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把实验室放在天上。
 

“启明星”模型
 
   据介绍,“启明星”不仅具有科研价值,更是一颗教学平台卫星,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提供自由灵活的工作模式,在校师生可以与卫星实时互动,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成为学生们的“空间实验站”。
 
 亮点聚焦
像人眼般俯瞰地球
 
   “能不能让‘启明星’戴上‘有色眼镜’?”李津津是“启明星”学生研发团队众多女生中的一位,是她提出了这个大胆创意。以前卫星夜光遥感是黑白的,只有明和暗的区别,想要看到彩色,必须增加波段,李津津的“雄心”是要看到夜晚的深蓝浅蓝、深黄浅黄、深红浅红等等。
 
   人眼可见光的频率是480—650纳米,而8个波段的“启明星”夜光遥感频率覆盖了400—1000纳米范围,超过了人眼的可视范围,“启明星”所见地球之夜,不仅像人眼一样逼真,而且更清晰广阔,且“启明星”夜光遥感的8个波段可控可变,可定制任意波段组合成像,这也是其独特具备的功能。
 
 记者:张宇驰、肖凯
通讯员:吴江龙、张学敏
 

责编:一冰

上一篇:湖北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批复组建

下一篇:研究五大关键环节保障国家生物安全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