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含泪冲锋的武汉科技报战“疫”突击队


   新冠病毒突然来袭,繁华的都市暂停呼吸。这场始于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带来史无前例的伤害。那是刚进农历新年的一个夜晚,微信上突然出现一位女子的呼救,她的妈妈因染病走了,她的爸爸危在旦夕,希望有张急救病床救命。当得知她是我昔日武汉晚报同事的女儿时,当即给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老同事打电话,希望集团能伸出援手,然而多方努力仍没结果,他最终还是在自己的爱人走后一周随她而去。病毒来势汹汹,医疗资源紧缺,整个城市泡在泪水中。但英雄的武汉人民没有屈服,反而是擦干眼泪,投身到惨烈的武汉保卫战中。
 
   武汉科技报人像千万武汉人一样,闻“疫”而动,积极投身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深入一线,记录发生在疫情风暴中心的人和事,服务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以期留下特殊历史时期科技报人的印记。
 
   1月23日,武汉“封城”,市民在骤然而来的灾难面前忧心忡忡。当晚,武汉市科协副主席郑华来电,商讨开展一次针对疫情的专题网络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期望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疏导民众情绪的效果。随即武汉市科协与武汉科技报联合主办的竞答活动上线,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中国科协领导的充分肯定。湖北省科协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向全省和全国科技报推介后,多个省市科技报加入进来,参与人数暴增,迄今仅武汉平台统计,参与人次已超过300万,这也证明了全国科技报在科普方面的影响力和主阵地作用。
 
   战“疫”初期,因为条件限制,报社采编人员均利用电话、微信等居家采写稿件,后来发现战前策划难以执行到位,出稿效率低,经研究决定正式组建“科技战疫突击队”——主要由编辑部和网络部在汉骨干人员组成,共13人,分为采访、网络发布、后勤保障3个组,每天由两位老总和两名采编人员值班,到报社策划选题,布置采访任务,武汉市科协副主席张若光全程参与指导甚至亲自来报社参加选题策划,更是增添了大家的信心。就这样,本报记者或亲临现场、或全天候连线,专家的声音、医院的血战、社区的故事都录在了手机、记在了采访本、刻在了心上,最后成了作品。
 
 
   武汉科技报的采编队伍都比较年轻,从没有经历过这种历史性事件,操作经验稍显不足。之所以从居家战“疫”到轮班集中策划,主要是想借此机会培养年轻采编人员的新闻素养和媒体融合能力,从单兵作战到多部门联动的协调效能,最终达到通过实战提高整体战斗力的目的。事实证明,年轻的武汉科技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像网络部主任徐菁的统筹能力,吴梦迪、肖凯、赵嘉莹、张宇驰等外采记者召必来、来能战、战有果的大无畏精神,潘菁伶的后勤支援能力,都可圈可点。副总编辑饶建平甚至直接冲上一线,写出一篇又一篇优秀作品。
 

   围绕“一线主战场”的医护人员,我们进行了重点选题策划。其中对《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发出战“疫”倡议书》、《武汉唯一两院院士李德仁率在汉院士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加油》、《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武汉医学会会长陈孝平院士向一线医护发出慰问信》等独家操作和对武汉儿童医院、武汉肺科医院、陕西援鄂医疗队、辽宁援鄂青年突击队等现场采访,给读者奉献出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宛若史诗般的存在。如《每分钟行走在危险的边缘——全国首例儿童重症治愈背后》、《荧屏上的两次约会》、《防护服上的‘猪肉炖粉条’》、《在危险的边缘采集毒样》、《美女护士爱66的我的战地日记》、《一个远赴深圳治愈者的康复日记》、《到底谁在说谎?——与一位病愈女医生的对话》等新闻作品,充分展现了一线医护人员仁心大爱、可歌可泣的敬业精神和风貌。
 
 
   在战“疫”一线采访的同时,我们围绕“第二战场”——社区及志愿者和网格员、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等进行了深度发掘。没有他们的付出,一线医护人员的战斗将失去后勤保障,一个千万人城市的生活秩序将陷入无序。本报记者们穿街走巷、访东问西,克服内心的恐惧,编写出了大批颇具感染力的作品,如《武汉科协人的战“疫”日记》、《城市守夜人的雨夜情思》、《科协书记主席送菜忙》、《分鱼分肉分火锅的“退伍军人”》、《他不在,社区还不习惯》、《女科技馆长的战“疫”心法》、《科学防控交出满意“铁南答卷”》等,正因为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有众多不计得失的平民英雄,才迎来武汉保卫战胜利的曙光。
 
   武汉身陷疫情风暴中心,全国新闻精英聚焦主战场,恰逢网络传播时代,如何才能发现新闻、呈现亮点?我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在把握好导向同时,不纠结于事件类追究和质疑,而是另辟蹊径,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从科学抗疫和科普安民方面着手,开拓新天地。像本报用文字和视频的方式,请专家解读的众多病例病情、名家说医专栏推出的大量应急科普防疫知识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疫情肆虐,繁华的都市突然按下暂停键。作为老新闻人,我也在沉思在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战“疫”初期,用一片哀豪来形容这座城市毫不为过,医疗资源紧缺,病床难求。我去过协和、去过儿童医院、去过六医院,看到医护人员简陋的防护,毫无底线的付出,无法用言语表达。值班的午夜,我怀揣值班证明和记者证,独自一人去过全国知名的吉庆街,去过百年江汉路和中山大道,也与独自一人在社区值守的年轻人交谈。走在寂寞无人的大街,穿行在无声无息的老汉口,我深深体会到这座英雄之城真的病了。当举起手机拍下一个个冰冷的画面时,我泪流满面,甚至停下自己的脚步抽泣。
 
   难忘3月8日那天,风雨飘摇,我在办公室值守。凌晨2点多,我突然看到武汉中山舰博物馆党委书记兼馆长何志林同志在微信上发的一首诗,题为《雨夜思》,问候自己的夫人和广大女性。我很好奇:怎么雨夜发诗情?视频连线过去,才得知他在社区守夜,这已经是他第11个通宵班了。看着他孤独的坐在社区门口,我都没意识到应向他致敬,因为我感动得大脑一片空白。
 
   天亮了,我拨通副总编辑饶建平同志的电话,将故事讲给他听,他立即着手采访,当天便在本报融媒体专栏“党旗飘飘”发出《都市守夜人的雨夜情思》,被多家网媒转发。当主人公接到身在香港昔日战友打来的电话时,他说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因为每个社区的大门都有人守夜。正因为有成千上万武汉人无私无畏的付出,生病的都市才加速了复活的步履。
 
   在抓好战“疫”新闻报道的同时,本报还不忘利用自身资源,多方筹措抗疫物资,如口罩、酒精、消毒器、食品等,送往医院、社区和一线抗疫单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报旅游公司的小姑娘张杏,无惧风险,主动下沉社区当志愿者,出入登记测体温、送菜送药、楼栋消毒,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得到社区的高度评价。
 
   回想这段战疫的日子,每天陷入这座城市里人和事的感动中,我为武汉人的勇气、坚忍和奉献精神自豪。在这里,特别要感谢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兄弟科技报社的关心和支持,许英秘书长代表学会亲自发信慰问,众多报社老总来电加油,更要感谢兄弟报社捐助的医疗防护物品和食品,让我们享受到科技报大家庭的温暖。为了自己生活的城市病体康复,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组织上却给了我们巨大的荣誉,武汉市科协将我推荐为全市抗疫先进个人,湖北省科协将武汉科技报作为全省唯一的抗疫先进单位报送中国科协。相较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我们做的这点事真的微不足道。
 
   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白衣天使”的护佑,有千万武汉人的众志成城,更有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噩梦终将离去,迎来春暖花开的时节。
 
作者:武汉科技报社长兼总编辑 陈海涛


 

责编:kx001

上一篇:武汉少儿图书馆:云端书香 约会春天

下一篇:党旗飘飘|120户重症居民的“贴心人”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