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穿越时空品味荆楚历史

走进荆州博物馆
 
 
   当我们徜徉于城市之间,博物馆就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蕴含着无数的文明与遗产,是世界上最灿烂的文化宝库。
 
   荆州博物馆融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保护、古城古建保护、考古发掘研究、遗址公园建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是荆楚历史文化的窗口。
 
西汉古尸——解开“后楚国”墓葬之谜
 

古尸“遂先生”出土时口衔汉白玉印章
 
   1975年,荆州城外凤凰山168号汉墓被发掘,人们在三重楠木棺椁的内棺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他。他的随葬品有玉印1件、竹牍1件、石砚1套、笔筒1套、铜削刀1件、铜钱四铢半两……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均保存完好。神奇的是,“遂先生”刚刚出土时,其四肢和全身关节都还可以活动自如,皮肤和皮下软组织还有弹性,内脏依然完整,甚至连一侧的耳鼓膜都保存完好。
 
   世上现存的古尸多为干尸,像“遂先生”这样历经两千多年不腐的柔软的湿尸,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完好、年代也最久远的软尸——连“辛追夫人”都不及他。
 
   短暂的秦王朝之后是强大的西汉王朝,相对古楚文化的断代,可以讲这是“后楚国”时代,但我们却从“遂先生”为代表的墓葬里发现:楚文化非但没有就此消亡,反而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的历史版图发生了巨变,但原住民的文化基因却并未断绝,而是在文化交融中继续焕发生机。
 
漆羽人——楚人原来“生死不离漆”
 

战国彩绘漆木蟾座凤鸟羽人
 
   漆器是荆州博物馆馆藏的一大特色,其数量多且品种全,占据全国同类文物总数的3/5以上。荆州出土的战国楚漆器形态各异,将楚文化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漆羽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为何“漆羽人”,会在众多漆器大宝中脱颖而出,成为镇馆之宝呢?荆州博物馆专家解释,“漆羽人”的精湛工艺堪称楚国漆艺的代表,天然生漆与造型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而且在世界上出土的漆器文物中,“漆羽人”的造型也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可据此来对楚人的宗教、文化价值取向作出判断。
 
神秘古棺里的丝绸“龙凤斗”
 

战国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对龙对凤纹浅黄绢面绵袍”样式古朴、灰白绢里、内絮丝绵,与今人所用棉衣有着类似结构,不过它材质轻柔,刺绣花纹美妙绝伦,领缘和袖缘镶着动物纹复合绦带,襟和下摆缘用大菱形纹锦装饰,体现了楚人神奇浪漫的艺术风格。
 
   专家介绍,这件绵袍的价值体现在精湛的“锁绣”工艺上,这是一种不同于苏绣和任何其他我们所熟知的织绣方法,所采用的绣线也体现着极其高超的工艺水准。
 
楚凤凰——长江中游的不死鸟
 
 
   “楚人崇凤”,荆州出土的文物,从漆器、玉器到丝绸,无论是平面图案,还是立体造型,凤都是永远的主角。
 
   “虎座凤架鼓”乐器,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而且非常巧妙地将音乐和艺术品融为一体,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标志性文物之一。更为有趣的是,聪明的楚国工匠还在这件优美的作品中,非常含蓄地体现出了楚文化的强势——老虎温顺地趴伏于地,而凤凰则昂然于虎背,展翅欲飞。
 
记者:盛甜

责编:一冰

上一篇:红叶烂漫 “枫”光惹人醉

下一篇:臂板信号机——铁路信号的“活化石”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