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江岸区“高质量发展金岸讲坛”第十场直播宣讲暨第二届“科普云课堂”主场活动在长春街二小举行。
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邬堂春作专题讲座。
“公共卫生就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行为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邬堂春院士以《公共卫生守护人类健康,共享美好生活》为题作科普讲座,从国家需求、预防举例、将来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工作实例与科研成果出发,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公共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同时给出自己的见解,提出掌握早期健康损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与预防,可预防甚至逆转健康损害的发生与发展。
“但目前很多健康相关的数据来自国外,而我国包括人种、环境、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迥异于欧美西方,如何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级别科学证据,制定适合武汉乃至全国人民的政策和指南,并让全社会把它付诸行动,进一步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是大家要肩负起的时代赋予的重任。”邬堂春院士强调,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国民疾病谱的重大改变,我们应倡导“大卫生、大健康”的全局理念,通过研究,进一步加强环境健康管理,共享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健康江岸、健康武汉、健康中国建设。
“现在很多人追求健康,觉得体重越轻越好,其实体重过重或过轻都影响健康。”课堂上,邬堂春院士还透露,他和团队在分析58132名中国中老年人数据后发现,体重或腰围变化与人群死亡风险存在U型关联。此外,与体重和腰围稳定的参与者相比,体重减轻但腰围增加的中老年人与死亡风险增加69%相关。
“汉口江滩作为武汉城市健康生活的主场之一,不仅拥有大面积立体绿化带,也为居民公共休闲活动提供了空间,闲暇时到江滩散散步、跳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结合江岸区实际情况,邬院士为大家介绍了应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呼吁大家改掉熬夜、酗酒、抽烟、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每晚7个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坚持合理饮食,坚持锻炼,控制合理体重。邬院士用生动风趣的语言阐述着一条条既充满科学含量,又紧贴生活实际的健康知识。
现场代表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感受很深,将会把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里,践行在工作中,为健康江岸做出更大努力。
记者:张宇驰
责编: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