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把低碳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用废旧物品制作“时装”,观察水生植物的形态外貌……在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很多学生都会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不仅如此,还专门对湿地植物、动物进行探究。这与学校的特色发展打造生态校园息息相关。
 
   据悉,学校于2016年建成,是武汉市的一所“海绵校园”——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承建的低碳生态环保校园。走进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教学楼周边环绕的一个个集雨桶将储存的雨水灌溉校园的花草树木;铺设在活动广场、花园小径上的一块块透水砖不仅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保持土壤湿度……
 
 
   毗邻方岛湿地公园的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在生态湿地教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学校于2019年建成汉阳区首个“湿地生态体验馆”,该馆设有湿地鸟类、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昆虫、湿地鱼类、生态课堂和实践园地七个主题,展示标本模型共百余件。老师们通过标本、模型,影像、声音等表现手段,给孩子们还原生态情景,展现身边的乡土自然。
 
   “湿地生态体验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在这里认识了解江豚、水葫芦和东方白鹳,在野外我也能随口叫出鸟类的名字了。”该校四年级(7)班吴瑞喆兴奋地说道。
 
 
   作为五星级科普教育学校,该校非常重视和热心于湿地保护的青少年教育和宣传工作,通过打造湿地生态体验馆,编写生态课程,经常在校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湿地”等系列活动,促进全校师生了解湿地、关爱湿地、保护湿地,营造浓厚的绿色环保氛围。
 
   与此同时,学校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2019年开发了线上慕课《垃圾分类》,点击量达到了52万多次,把孩子的视野与自然、社会紧密相连,并于2020年疫情期间又设计推出了《生态“英”我而美》慕课,分为3个篇章——美丽武汉(低年段)、美丽世界(中年段)、美丽地球(高年段)。
 
 
   此外,为加强学生生态环保意识,该校还开展了旧电池回收、牛奶盒大作战等环保项目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利用废品制作各种环保“时装”,锻炼了他们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引导学生们开展微景观DIY造景等活动,不仅激发好奇心,更感受到自然之美,在心中埋下了一颗低碳环保的种子。
 
   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以生态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让广大师生树立起保护长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校2018年被评为海绵工程示范单位、2019年被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校”、2020年12月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教育百强学校”……
 
记者:陈映琦
通讯员:余健 周琳

责编:一冰

上一篇:别把“学困生”逼到墙角

下一篇:基于“网络直播+SPOC”教学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