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勾画新蓝图落实新纲要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召开,武汉1集体、2个人获国家表彰
 
   近日,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部署“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并推进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落地落实。


大会现场
   会议指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颁布以来,探索出“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已达到10.56%,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超过15%,到2035年达到25%”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硬指标,为未来15年科学素质建设勾画新蓝图。
 
   会上还公布了中国科协关于表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全国共166个单位和205名个人获表彰。其中,武汉地区有中国科学院武汉科学家科普团获得“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武汉科技报社长、总编辑陈海涛,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蒋楚剑获得“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据悉,该评选一般5年进行一次。
 
获奖代表说
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做科学知识传播者


武汉科学家科普团进校园
   “科研人员既要做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也要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谈及科普工作的必要性,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张先锋说,“把自己获得的科学知识说给更多人知道,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义务。”
 
   “十三五”期间,中科院武汉科学家科普团通过“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600多所学校讲授科普报告700余场,惠及公众30万余人次,足迹踏遍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主题涉及生命科学、地质学、植物学、高新科技等多个领域,该活动已成为湖北省、武汉科普活动的特色品牌之一。
 
陈海涛:用更多优秀科普作品满足受众
 

陈海涛(左一)
 
   “报社将继续凝聚力量,加强科普内容建设,创新合作形式,催生更多优秀科普作品,举办更丰富的科普活动以满足受众,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为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作出新贡献。”本报社长、总编辑陈海涛始终积极投身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多次做出创新性工作成果。
 
   除了差异化编辑出版《武汉科技报》和《武汉科技报少年科普周刊》,大力建设新媒体,近年来,陈海涛还策划主导并创立了一系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品牌和活动,如江城科普快车、江城科普在行动、江城科普直播、汉街科普之夜、青少年科普征文等。
 
蒋楚剑:创作口腔科普动漫播放超2亿
 

蒋楚剑
 
   “这个荣誉是对自己科普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为了全民口腔健康,尤其是为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我会努力奉献更多优秀的口腔科普作品。”蒋楚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2008年开始从事医学科普、健康教育等工作,始终瞄准互联网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传播模式,深入一线,创作了《牙牙精灵系列》口腔科普动漫,网络播放量超过2亿,重点为广大青少年传播口腔健康的知识,为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素养贡献力量。

记者:郑莉莉、张宇驰
通讯员:甘雨晴

 

责编:一冰

上一篇:文明武汉里的科技力量

下一篇:盛继亮调研新时期科技宣传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