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关于知识产权强市,院士这么建议——



一件核心专利胜过成百上千件普通专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邬贺铨
 
  要让知识产权尽快转换成生产力。邬贺铨指出,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建议建立一种机制,促进高校的专利技术和专利成果向企业转移,除帮助企业和对口高校签专利的合作协议,也可让企业提出专利需求,围绕企业生产开发过程中的难题为导向,高校老师针对性开展研发,企业参与开发,掌握其间的关键技术,使专利更适应企业的需要,更易落地。
 
  邬贺铨建议政府建立第三方专利评估机构,分析专利产业化的能力、以及转让的合理价值,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专利转化;扶持成立第三方的专利持有机构,规范专利管理与转让;建立专利分析预警机构,定期向企业提供专利布局建议和专利预警分析。
 
  专利布局非常重要。专利发展有其规律性,华为在企业发展之初,就是通过积极实施专利布局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令对手不敢轻视,其后不断发展核心专利。邬贺铨说,一件核心专利胜过成百上千件普通专利,核心专利既是生产产品时无法回避的关键技术,也是与竞争对手打专利官司时的有力武器。邬贺铨介绍,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很多授权维持年限长达20年,国内的发明专利很多只有五六年,过短的授权维持年限使得每年增长很多专利但是保有量并不高。
 
  广东江浙在企业“家门口”做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
 
  要高度重视原创研发。知识产权不是孤立的,而是创新链上的一个链条,知识产权强市是在整个链条上进行思考和布局,对最前端原创或者说基础研发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形成良好专利布局。要高度重视专利申请。三大产业专利分析报告清晰明了,准确全面的分析了目前三大产业全球专利状况,为我们的研发和专利申请指明了方向,必须密切围绕重点布局专利申请。要高度重视专利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就要让企业与高校深入融合,丁烈云建议,应该搭建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广东、江浙一带采取的是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办在企业的家门口,或者政府搭建一个平台成立工业研究院,给予一定优惠条件,放在企业家门口,让企业低成本与高校联接,发挥好科技对企业的牵引力。
 
  国内中小学普遍缺发明创新劲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
 
  知识产权教育从娃娃抓起。知识产权是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的长远工作,知识产权教育要从小孩子做起。“我走访了国内很多的中小学,发明创新的劲头不足,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刘经南说,科教一定要结合起来,促进武汉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一定要从小学做起,使得这种创新文化从小就浸染每一个小孩子的心灵。
 
  实施基础专利突围战略。武汉市创建知识产权强市要突出高附加值,知识产权要体现国家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要占领高端,找出我们的弱势、弱点,然后针对性地来实行专利突围战略。要高度重视标准工作,要进入国际大家庭,要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并充分发挥专利工作重要作用,引进一个人才将会带动一个产业,人才带来专利将会引领一个新兴市场。
 
  汽车领域缺少三大核心技术专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
 
  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我国已成为专利大国,但我们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多,存在追求数量,质量不够的问题。
 
  据统计,在汽车领域的发明专利中,最多是雨刮器专利,而与汽车三大核心技术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相关的专利还很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抓好根本。要掌握核心技术要从基础研究开始,武汉有很多高校,基础研究做的很好,这是武汉的优势。
 
  要重视专利转化机制建设!谭建荣还认为,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构建科技平台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并与政策配套起来,构建一个真正宽松的科研环境。
 
  统筹企业、高校、专利人才队伍

 
 
  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
 
  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宋宝安说,知识产权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的工作,它是产业服务。企业人才要加强与高校联动和协同创新,武汉审协中心是一支非常专业的高端人才队伍,武汉要将企业、高校、专利队伍三支人才队伍统筹在一起,对核心专利和核心高价值专利积极运营,发挥其引领和支撑作用。
 
  要积极开放合作!要充分利用武汉自贸区建设机遇,对接国际研发机构和部门,有效提升国际研发服务效率,为武汉三大产业发展服务。要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宋宝安建议,大力扶持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联动医院 促新专利诞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
 
  武汉的生物医学专利特别少,转化的不多,这与武汉医疗资源的丰富不相匹配。2000年到现在,17年同济医院申请的专利只有110项,其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导向问题。
 
  企业主动跟医院联系、合作,应该会有很多新的发明,陈孝平说,比如医疗器械方面,如果和医生联合攻关,大家可以碰撞出火花,想出一个新的思路,很快就能实现新的产品、新的专利。
 
  武汉要增强主动吸引人才的力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
 
  知识产权需要人才、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过程,赵进东说,武汉市产生的科技人不少,但武汉市主动吸引人才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够。
 
  赵进东认为,更重要的是概念上有所突破的专利,这种专利的生命力更强,拉动产能力量更大,这离不开原始创新。以生物领域为例说明,整个武汉地区在干细胞、在精密制造研究上落后于周边省份,这都是今后最热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探索新路径 坚持个性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
 
  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新路径,实施专利战略。邓子新指出,直面全球严酷竞争,武汉必须另辟蹊径,创新突破。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成功发展经验表明,坚持个性化发展非常关键。目前我们提出智能生物制造概念,在这一点上可以深入推进,提议搞一个智能生物制造,别具一格地打造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就要抓专利质量。在专利申请上,要从原来的离散、自由的行为变为有序、有机、目标明确的战略性布局,集聚式发展。在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里,我们要有独树一帜的产业格局,比如光谷生物城,这就是生物产业非常成功的例子。
 
  要结合国际标准、国家行业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
 
  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与标准结合,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余少华指出,知识产权不是独立的东西,必须跟产业、市场、高新技术密切挂钩,加大新兴产业布局的力度,要重视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标准必要专利。余少华特别强调,知识产权要与国际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结合,武汉要争取知识产权在国际标准组织与国家性和国际性的组织当中的话语权。要加大新兴产业专利布局力度。余少华指出,新兴产业目前呈现出喷发式发展态势,是新经济的支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必须加大专利布局力度,要组织专业能力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入做好这方面服务。



责编:一冰

上一篇:叶修梓:“长江学者”华丽转身

下一篇:中科院院士带队,中国科协来汉调研,“江城科普快车”成靓丽名片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