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医科“宏”心丨“霍乱”不神秘,良好卫生习惯助预防

   编者按:当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尽情享受着衣、食、住、行、娱乐等优越现代生活的同时,也饱受着各种不良疾病的折磨。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及工作压力,使得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的风险性大大增加。为了关注您的生命健康,武汉科技报特约请中南地区最大的武汉亚心医院教授周宏开辟《医科“宏”心》专栏,为您不定期重点科普包括心脏病在内的医学常识,护佑您我的生命健康。
 
 
“霍乱”不神秘,良好卫生习惯助预防
 
   昨天占据自媒体头条的是我国报告霍乱1例,不少不明就里的人们被这一消息吓坏,引起了不少的慌乱。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方、以及经济条件欠缺的地区,对这一季节性传染病,的确要加以重视,随着人们防病治病意识的增强、乡村环境整治(比如厕所、污水改造运动)、公共卫生投入加大,目前没有必要因这次偶然的事件对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全世界每年约有290万新发感染患者和9.5万死亡患者,但是几乎所有死亡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60%的新发病例和68%的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霍乱发生无家庭聚集性,成人发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经水、食物传播。在霍乱流行的地区,生的未剥皮的水果和蔬菜是霍乱感染的常见原因。甚至食用来自某些地方的未加工或未煮熟的海鲜,特别是贝类,可能会污染霍乱弧菌,在美国发生的霍乱病例甚至可追溯到墨西哥湾的海鲜。在发展中国家,肥料或未经处理的灌溉水会污染田间的农产品。在霍乱广泛存在的地区,煮熟后被污染并在室温下保持数小时的谷物,也会成为霍乱细菌生长的媒介。根据其传播的特点,安全供水难以维持的情况下,霍乱更有可能爆发,比如在难民营,贫困国家以及遭受饥荒、战争或自然灾害破坏的地区都很常见,在我国主要是在梅雨季节、水患、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期需要加强防护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霍乱是一种经由消化系统传播的疾病,简单来说,病人粪便或呕吐物里面的一种细菌——霍乱弧菌,污染了食用的水或者通过未经煮熟的食物,被他人吞食,进入到人体的胃肠道里面。由于其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发病急,在聚集人群中传播快,极易引起休克、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在全世界引起过九轮的大传播,自1817年开始前六次大流行均由O1群古典(classical)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从1961年开始,O1群埃尔托(E1-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替代了古典型而引起了第七次世界大流行,霍乱的历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到我国,因此多数国家把该疾病列为管控的旅行传染病。霍乱弧菌在显微镜下可见,呈弧形,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到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样穿梭运动。
 
 
   根据细菌表面的血清抗原特点,共分为139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但是抗O1群的抗血清对O139菌株无保护性免疫。1992年在东南亚某大国东南部发现的O139群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O1群霍乱弧菌长,因而有可能成为引起世界性霍乱流行的新菌株。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也可达到1~2周。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杀死。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仅生存4分钟,因此正常身体状态下,少量细菌可以被胃酸杀灭,但是当夏季胃酸分泌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细菌进入肠道加快的情况下,比如大量饮用生水、饮酒、进食大量食物、身体抵抗力下降等也可能引起发病。东南亚地区全年都是霍乱流行的季节,但是霍乱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高峰期一般在7-8月间,主要发生在沿海等地区,所以避免被传播最简单的主要方法就还是勤洗手、避免生冷食物和饮水。
 
 
   霍乱的症状主要以腹泻为主,甚至肚子不疼就开始腹泻,也会伴有剧烈呕吐症状出现,并迅速产生严重的脱水或休克症状。霍乱弧菌逃过胃酸之后,进入肠道,并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也不侵入血流,仅在局部繁殖,通过菌毛作用粘附于肠壁上皮细胞上,在肠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便急骤发病。主要产生霍乱肠毒素,此毒素作用于粘膜上皮细胞与肠腺,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大为亢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由于肠液过度分泌,从而患者出现上吐下泻,泻出物呈“米泔水样”,并含大量弧菌,此为本病典型的特征。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循环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含菌的污物如果污染环境、食物、水源、甚至密切接触的人群,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甚至广泛的传播。另外,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发病潜伏期也有5天之久,在自然界中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一旦变成地方性流行,除病人外,无症状感染者也是重要传染源。根据卫生状况,无症状携带者和病人的比率波动在10:1~100:1之间。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导致疾病比O1群严重,表现为严重脱水和高死亡率,且成人病例所占比例较高,大于70%,而O1群霍乱弧菌流行高峰期,儿童病例约占60%。病愈后一些患者可短期带菌,一般不超过3~4周,真正的慢性带菌者罕见,病菌主要存在于胆囊中,也造成每年季节性的传播,随着卫生状况的好转,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加强,大多数地区只是散发。被污染的水源及海产品都可以作为传播途径。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霍乱报告发病5例,无死亡病例;2020年全国霍乱报告发病11例,无死亡病例。从统计结果来看,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发病、死亡都不是第一位的,远远低于血液或者性传播疾病,不但防病的方法简单、有效,即时治疗效果很好,人们不应该产生任何恐慌。除了确诊病人需要隔离之外,也不需要大范围的人群限制、疫苗接种、抗原筛查等等控制性措施。
 
2020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统计
报告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2020年法定传染病病种新增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与新冠病毒感染不同,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见,霍乱弧菌是细菌,DNA相对稳定,其本身发生变异的概率也不多,也不会进入到人的血液中。病人在发病数日,血液中即可出现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是身体抵抗细菌的有效反应。霍乱不是强制接种疫苗的传染病,有重组基因的口服疫苗和灭活细菌的注射疫苗,一般出国旅行或到流行区域旅游时才会建议进行免疫接种。使用注射用霍乱疫苗,因为这种疫苗的保护效率较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口服霍乱疫苗适用于旅行者有霍乱疫情爆发的国家及地区,主要指非洲、东南亚及中美洲地区。这类疫苗安全有效(六个月之后在所有年龄组中的有效率达85-90%,一年后在成人中下降至62%),可供两岁以上者使用。通过霍乱疫苗以口服形式接种,分别在0、7、28天服用一剂,能有效预防霍乱的发病率,并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不要进食,1周内不要饮酒。发热、严重高血压、心脏、肝脏、肾脏疾病患者及孕妇禁止接种霍乱疫苗。按照我国传染病管理的要求,一般等级医院都设有肠道门诊,实行“逢泄必检(大便常规)”和肠道、发热门诊管理制度,一旦有相关症状,要就近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特约嘉宾:周宏

责编:一冰

上一篇:发挥优势更好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下一篇:武汉市创服中心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