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与疫情“赛跑”的全国政协委员


——记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宗余

 
    “沪通长江大桥就快要建成通车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进行联调联试工作,准备验收。”4月30日,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向记者介绍。

  高宗余有36年桥梁建设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主持过多座大型桥梁工程的设计,在多塔缆索承重桥梁、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新结构、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取得不少突出成绩。
 
   高宗余老家在江苏南京,南京长江大桥是他从小熟悉的地标。后来,他上大学时选择桥梁工程专业,毕业后和自己喜欢的桥梁建设工作相伴至今。
 
   对高宗余来说,技术创新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使命。
 
   “武汉长江大桥有8个桥墩,主桥共3联9孔,每孔计算跨度128米。”高宗余说,随着社会发展,在长江中穿梭的船只越来越多,船只体积越来越大。为降低行船风险,新建长江大桥时不能再设计这么多个桥墩。
 
   高宗余介绍,沪通长江大桥主跨达1092米,是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斜拉桥。“要达到这个建设标准,就不能再沿用以前的技术规范。”
 
   因此,长期与设计图纸打交道的他,任务就是不断分析、计算,研究每一座桥梁的建设方案,推出新的技术规范以适应当前建设需求,并为施工团队提供技术指导。
 
   中国首座跨海峡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也凝聚着高宗余的心血。这座桥所处海域环境复杂,常年刮大风,施工极为困难。
 
   “过去我们都在内河上建桥,现在开始在海上建桥,遇到很多新考验。”高宗余说,他和技术团队一起创造性研发运用了许多新材料、新工艺,例如在复杂海域开展风、浪、流等监测预报,研发新型高强度且抗腐蚀的钢材等,解决了在恶劣复杂环境条件下桥梁建设的系列难题。
 
   不仅是桥梁建设,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技术创新也是高宗余关注的重点。2019年全国两会时,他曾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建议,开展多式联运技术研究,制定多式联运的标准规范,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2019年11月,中国中铁铁水联运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成立,以打造铁水联运全链条流程运输方法和装备创新为目标,进行相关领域、技术、装备的研发,承担了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等10余个项目的设计工作。
 
   今年,受疫情影响,有的工程耽搁一些时间,目前都在加紧赶进度。高宗余在春节前回到老家南京,公共交通一恢复就开始四处出差,去项目上考察调研,提供技术指导等。4月1日,他回到武汉,立刻又投入川藏铁路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中。
 
   “时代在不断发展,桥梁建设的需要在不断变化。作为设计者,我们也要不断研究出新的技术规范和方案,把桥建得更加实用。”高宗余说。 
 
记者:郑莉莉、张宇驰
通讯员:吴茜


 

责编:一冰

上一篇: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下一篇:约500万年前,人类祖先上树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