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生植物向日葵列当
寄生植物是植物中的“懒汉”,列当科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包含所有寄生类型的寄生植物支系。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团队,从具有不同寄生生活方式的列当科物种的比较基因组学入手,揭示了列当科植物寄生的起源,以及逐步演化的进程。
“自养植物演化而来的寄生植物,包含了从起初仅从寄主获取一些水分和矿物营养作为补充的兼性半寄生植物,以及必须依赖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的专性寄生植物,再逐渐演化到完全丢失光合作用能力的全寄生植物。”吴建强研究员介绍,在有花植物中,已知有12或13次独立起源的寄生植物支系,其中大部分支系中半寄生物种已经灭绝,只剩下全寄生物种。
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寄生习性加深,列当科的寄生植物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并没有发生剧烈收缩。相反,与自养的钟萼草相比,半寄生和全寄生的列当科植物基因组都更大,基因数量也更多。“吸器是寄生植物特有的器官,帮助寄生植物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从而进行寄生生活。”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宇星博士介绍,通过吸器转录组数据,他们鉴定了这些寄生植物基因组中与吸器相关的基因,并发现这些吸器相关基因也发生了剧烈的扩张。
通过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发现,这些寄生植物中基因家族的收缩和扩张同样剧烈。此番关于列当科寄生植物的基因组演化的发现,支持了寄生习性三段式的演化过程。“也就是说,列当科寄生植物首先获得吸器,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随后逐渐依赖寄主,开始丢失不必要的功能基因,并最终再获得新基因,使其生理上实现更加特化和提高对寄主的依赖性。” 吴建强说。
责编: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