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中铁大桥院参与建设的郑渝高铁全线通车

“武汉设计”搭设优美弧线
 
 
   6月20日,郑万(郑州至万州)高铁即将开通,标志着郑渝(郑州至重庆)高铁实现全线通车。郑万高铁全线通车后,从郑州到重庆将由现在的8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湖北境内的神农架、保康,也将随着郑万高铁的开建和开通,结束无高铁通过的历史。从此,上午在郑州过早吃碗胡辣汤,中午到重庆吃个火锅,将变得从容又简单。
 
   这条高铁的建设有“武汉设计”力量的参与。记者从在汉央企中铁大桥院获悉,该公司监理施工郑万高铁河南段跨度最长的特大桥——赵河镇跨南水北调干渠特大桥,还承担郑万铁路重庆段铁路桥中跨径最大、结构最复杂和施工难度最大的4座桥梁的施工监控任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郑渝高铁重庆段地形极为复杂,高铁在此穿行需要不断地穿山跨河,高墩、大跨桥梁及长隧众多,是典型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在环境险峻、地质复杂的山区架起桥梁已是极大挑战,想要修建好时速为350km/h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更难。
 
   赵河镇跨南水北调干渠特大桥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侧的生态保护区内,不能建桥墩。中铁大桥院咨询监理公司团队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讨论研究,经过反复比选,最终决定采用“先梁后拱拼装后在梁上顶推施工方法”,即现场浇筑桥梁,先进行两边边跨的合龙,最后进行中跨的合龙。
 
   为保证钢结构拼装质量,减少对干渠的影响,钢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不仅能够让横梁毫无干扰地越过干渠,也能保证工程快速安全推进。
 
   如果将桥梁施工过程比作“搭积木”,施工监控则要精准确定每一块“积木”的位置,将每块“积木”摆放得分毫不差,最终搭设成理想的形状。
 
   梅溪河双线特大桥是郑万高铁重庆段监控工作难度最大的桥梁,大桥全长687.8米,跨径340米,是目前国内在建跨度最大的高铁无砟轨道上承式拱桥。“梅溪河大桥的拱肋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弧线。”大桥院桥隧公司现场监控负责人索小灿感慨。
 
   为了实现这段完美的弧线,监控技术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施工工序建模计算,对每节段的施工过程精细化模拟,同时监测、评判每道工序实际施工,及时调整偏差,最终实现拱肋的高精度合龙。
 
记者:张宇驰
通讯员:吴茜

责编:一冰

上一篇:高精度仿真“虫”可蠕动前行

下一篇:智慧气象实现“风云可测”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