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紫东太初”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已成功应用十余个领域
 
   记者从11月3日举行的中国光谷·多模态人工智能大会暨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第三次会议上获悉,“紫东太初”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及典型应用场景正式发布,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高校、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揭牌,旨在共同探索多模态大模型产业落地方向。
 
   “从国内没几家大模型到‘百模大战’,我们始终坚持多模态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在一段“紫东太初”大模型生成的开场音乐中,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对“紫东太初”大模型的升级全面介绍说,大模型在图像理解、推理和问答能力方面均有创新突破;六大语言能力持续优化,丰富大模型插件生态;聚焦多模态生成式AI,孵化更多创新创意应用;同时,大模型开放服务平台能够支撑丰富的产品矩阵。
 
   通过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2021年7月,在武汉计算中心孵化的图文音三模态千亿参数大模型“紫东太初”正式发布,落地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2023年6月,“紫东太初”2.0全模态大模型发布,其在图文音三模态的基础上,加入了视频、信号等模态数据,突破了认知增强的多模态关联等关键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关联能力。
 
   “大模型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核心是生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才能实现跟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正向循环和跨越发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波表示,希望多模态联合体进一步加强协调能力,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围绕“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加快产业化落地,推动各行各业发展。
 
   目前,“紫东太初”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十余个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落地,持续打造行业垂类模型。
 
   会议现场,“紫东太初——火石数智燧石医疗大模型”和“紫东太初——创而新教育行业模型ForClass AIGC”正式发布。
 
   据了解,光谷目前已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性示范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800家,核心企业超过100家。
 
通讯员:詹欣芮

责编:一冰

上一篇:首届东湖科学会议召开

下一篇:参赛项目质量高 创新性强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