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江利明

江利明与团队成员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科考
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会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湖北五一劳动奖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其中中国科学院分院系统研究员江利明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江利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大地测量研究部副主任,国家、部委及中国科学院有关人才计划入选者。记者了解到,江利明充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科研上勇攀高地,敢于创新,以优异成绩书写了科研工作者的精彩答。
严谨治学求真理
江利明大力发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长期从事InSAR大地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在月基SAR/InSAR对地观测机理、高级时序InSAR和双站InSAR方法、地质灾害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冰冻圈遥感与大地测量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作为研究生导师,其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桃李芬芳,耐心细致地打磨课程,精品频出,包括《影像大地测量学概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地球信息科学导论》。
孜孜不倦谋创新
江利明大力发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科技创新20余年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既致力于理论体系的创建,又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突破一个又一个瓶颈。
他带领团队系统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InSAR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方法,显著提高了困难地区InSAR地表形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解决了机场、高铁、特大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变雷达遥感卫星“难测准、难测密、难测全”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发成果在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多个千亿级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运营中开展实质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为我国InSAR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作出贡献。
勇攀高峰敢担当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时刻牢记作为精密测量领域“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江利明始终坚持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青藏高原冰川上的这一“写”已有10年之久。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纬度地区最大的山地冰川聚集区和发育区。青藏高原大约有10万多条冰川,冰川融水成为国际7大河流、国内3大河流,总计10条以上主要河流之源头。用雷达卫星给中国内陆乃至亚洲中部山地冰川做一次全身“CT扫描”,把每一条冰川的三维地形都重建出来,测量它们近几十年的冰量变化,并分析气候变化下冰川消融所引起的水资源和灾害问题,就是团队主要工作。
不畏冰川研究艰辛、冰川科考危险,江利明及其团队多次在青藏高原艰苦区开展冰川冻土野外考察和现场测量,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畏艰险,只为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青藏科考、川藏铁路建设、2020珠峰高程测量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记者:张宇驰 盛甜
通讯员:杨婷婷
责编: